在刚刚闭幕的杭州亚运会上,运动健儿的光荣与梦想在赛场尽情绽放,体育精神在赛场飘荡,每当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总是能激情点燃国人的骄傲和对拼搏的向往。
中国体育代表团此次荣获201金111银71铜,共383枚奖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每块奖牌背后都是汗水与拼搏,赛艇选手邹佳琪布满老茧与血泡的手,让我们知道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体操选手章瑾在个人全能决赛先后三次从杠上掉落但依旧迅速起身完成比赛,两天后在女子体操自由决赛中凭借实力一举夺冠,让我们看到不气馁、不放弃、永不言败的运动员精神。
竞技的金牌只有一块,但体育精神的金牌却属于每个坚持到底的人,而比金牌更闪耀的,是拼搏志。
在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的体育场上,时时激荡着体育特长生的拼搏之志。他们日复一日地在这里挥洒汗水,增强力量、规范动作、苦练技术,为高考时刻准备着,也用运动来改变和提高自身的各项“品质”。
提起体育训练,高三(1)班体育特长生赵尚滔滔不绝:“我高中三年都在练体育,感觉学了体育之后整个人都变自律了,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更有计划性,也更充实了。而且我现在很有目标感,训练的时候教练会帮我定目标,我自己也会努力去完成目标,比如说百米我这次跑了15秒,下次我就想更快,会给自己定14秒9的目标,如果完成了,下次就会再定新的目标14秒8,一秒一秒地让自己进步。扔铅球和跳远也是,一点一点去接近目标,很有成就感。”
在刚刚过去的体育摸底考试中,赵尚取得了百米14秒64、铅球6.6米、跳远2.2米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她并不满足;“现在距离真正的高考还有很长的时间,我的目标是考一本。体育练好了,文化课成绩就不用像普通高考分那么高了,我现在学文化课也更有信心了。”
诚然,在2023届高考中,我校体育特长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体育类高分数段人次较去年提升6倍。体育考试满分150分,我校张家兴、周扬分别夺取了142分、141分的好成绩,A部24名普通高考体育特长生11名考入理想大学,其中赵浩洋、庞一帆同学被“211”院校郑州大学录取。
在2021-2022年河南省艺术统考中,体育专业学生何开洋、闫浩鹏考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杨志坤考入喀什大学体育学院,马宇飞考入河南科技大学,还有多名优秀毕业生被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新乡学院等省内外知名本科院校录取。
相信在师哥师姐考入理想院校的激励下,我校体育特长生也会更刻苦训练,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力争考入理想的大学。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体育比赛中也荣获佳绩,其中朱永恒同学在2023年河南省青少年锦标资格赛中取得100米全省第五、200米全省第三的好成绩,并且双项成绩均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
其实,体育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助力学生考入理想的大学。“我校体育特长生是自主选择,以学生爱好为主。”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体育中心查晓辉校长说,“学生选择体育后,我们教练员不仅仅是对他们进行升学考试有关的项目训练,更多的是对孩子们目标感的塑造、自律意识的提高、拼搏精神和永不言败意志力的锻造。”
每天凌晨5:30,太阳还未升起,体育特长生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崭新的一天。心肺、有氧、拉伸、热身、专项,每一项运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也为学生们点燃新一天的希望。
体育训练本是枯燥的,但充满希望的同学们越是艰险越向前。
不用扬鞭自奋蹄,对梦想的执着让同学们一次又一次战胜自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甘平庸地向前进,每一次都是超越自我的淬炼。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我校在发展体育教育方面始终致力于学生身心发展,坚持体育统考升学与高水平运动员升学并进,授课教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提升科研能力,放眼未来,育人育心。我校体育运动发展中心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升,各项体育设施配备齐全,训练设备完善,拥有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教练团队。
目前我校体育体育中心拥有专业体育教师11名,均为本科学历以上,他们大多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如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
他们是一群有活力、有激情、积极创新、热爱生活的体育人,所有教师每天都有详尽的训练计划,学生日有所增,日有所新。
每位体育老师专业能力突出,基本功扎实,个人主修运动特色鲜明,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根本,团结一心,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育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将用心去培育每个孩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爱上体育,让体育点燃学生训练、学习的热情,成为学生未来升学、发展的强大助力,最终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