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资讯
校园资讯
最新公告

校园新闻

【安全教育】防溺水!这些知识很重要......

日期:2023-07-29 浏览:1192

近期气温逐渐升高,由于学生防范意识较弱,极易造成溺水事故,需要老师们、家长们提升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监护,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经常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防溺水安全知识!

牢记防溺水措施“七不”“两会”

“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溪、河等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两会”:会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如何预防溺水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家长或看护人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溺水教育,不能疏忽掉以轻心。

溺水防护需牢记: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四知”:

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如何辨别溺水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内。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者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如何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万一溺水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5.特别强调,如果救人者不熟悉水性和水域情况,千万不可贸然下水,否则不但救不了人,反而白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

请各位家长朋友们要

高度重视防溺水教育

常提醒、常教育、常关注

不断提高防范意识

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版权所有: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    技术支持:永诚网络    豫ICP备19004256号-1    管理后台    网站访问量: 128310

豫公网安备 411082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