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
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主题为: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地震、火灾、洪水……
当我们遇到这些自然灾害时
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学习了解防灾减灾科普常识,
了解防灾知识和避灾技能,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
有效防范与应对。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防灾减灾的知识吧!
全国防灾减灾日来由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图标

防灾减灾日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
及早掌握防灾自救技能
遇到灾害及时自救、互救非常重要
一起来了解实用的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吧!

来源于中国应急管理

灾难常常不期而至
掌握防灾知识
做到防患于未然
多一份生命保障
让我们共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减轻灾害风险,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守护美好家园!